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|
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经济开发区九龙路111号安徽大学磬苑校区理工A楼 网站:http://dqxy.ahu.edu.cn/ |
科研团队简介: 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现有教职工145人,其中专职教师112人,含教授28人、副教授29人,专职教师中95%以上具有博士学位。现拥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,电子信息专业博士授权点,控制科学与工程、电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;拥有能源动力、电子信息、机械三个专业学位硕士点;学院拥有各类高水平科研平台,包括高节能电机及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、电能质量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、先进电力电子与电能变换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、工业节电与用电安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。
学院在新能源汽车电驱动、宽禁带功率变换器、电能质量、特种电源、新能源发电等领域长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,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,提升了电气工程学科整体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,为国家相关行业发展、区域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。相关成果广泛应用于国防重大装备、新能源发电、新能源汽车和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。 近年来获中国电源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、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最高奖“特别嘉许金奖”和发明金奖、安徽省技术发明一等奖、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、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、机械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。 |
项目亮点概述: (1) 基于宽禁带器件的高效高可靠电力电子变换关键技术与应用。项目从“宽禁带功率器件与智能栅极驱动、高效电路拓扑与磁性元件设计、控制策略与功率协同”三个层面开展了高性能功率变换的关键技术创新研究,突破了极端工况下电力电子变换系统高能效和高可靠运行的难题,广泛应用于重大装备和新能源等领域。 (2) 高品质复杂电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。依托高节能电机及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,开展新能源汽车电机理论与控制研究,在新型电机结构、电磁分析、控制和逆向多目标优化方面屡有创新;在国内率先开展球形电机拓扑结构、位置检测、转矩优化控制的研究。与国内多个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和电驱动企业长期开展产学研合作,系列化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实现产业化应用。 (3) 数字化驱动的高电能质量与客户增值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。项目从解决电能质量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入手,研究影响监测系统数据质量的内在机理、辨识方法和校正技术,提升电能质量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,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、 5G通讯和大数据分析方法,提升监测数据对配电网负荷预测、态势感知、治理决策等方面支撑作用。 |
|
论文初稿提交截止时间
(
2024年6月30日 2024年7月22日
)
工业报告征集截止时间
(
2024年7月15日 2024年7月30日
)
专题讲座征集截止时间
(
2024年7月15日 2024年7月30日
)
论文录用通知时间
( 2024年8月15日 )
论文终稿提交时间
( 2024年9月15日 )
报名系统开放时间
( 2024年8月16日 )
大会时间
( 2024年11月8-11日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