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届中国电力电子与能量转换大会暨展览会、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
第四届中国电力电子与能量转换大会暨展览会、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
专题讲座
 
   
讲座主题:弱电网下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失稳机制与鲁棒控制优化

讲座人:谢少军 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;许津铭 副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;钱强 副教授 河海大学;程成 博士后,山东大学
讲座摘要:
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,大量新能源分散地接入电网,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。然而,实际并网公共耦合点处存在电网阻抗宽范围变化、电压波动及故障等非理想状况,导致新能源并网系统发生严重的谐波振荡及失稳问题。要保证新能源发电并网稳定可靠,关键在于深入探究谐波及失稳现象的成因并提出有效控制方案。
该专题讲座系统阐述了跟网控制型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建模、失稳机制及鲁棒控制技术。首先,介绍了典型的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建模方法,深入探讨了电流控制小干扰失稳机制并系统阐述电流控制优化方法;其次,重点分析了高电网阻抗下锁相环导致的非线性耦合机制,提出了多频阻抗/导纳矩阵建模及其等价降阶思路,实现了并网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准确分析;随后,面向大干扰下并网系统暂态分析难题,分别从时域稳定性分析以及频域稳定性分析角度,介绍了并网系统非线性建模与分析方法,探究了锁相环主导的并网逆变器及其系统的失稳机制,实现非理想工况下并网系统稳定运行。
章节安排如下:1、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稳定性分析与鲁棒性优化,2、锁相环频率耦合及其对并网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分析,3、大干扰下跟网型并网系统非线性建模及暂态同步稳定优化,4、不确定扰动下并网逆变器绝对稳定性分析与控制技术。
作者简介:
谢少军,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系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中国电源学会常务理事、信息系统供电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,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,曾获江苏省先进科技工作者、江苏“333”工程首批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称号。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,发表SCI或EI收录期刊论文逾百篇,授权发明专利30多项。

许津铭,江苏省“青蓝工程”优秀青年骨干教师,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IEEE Senior Member,中国电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,承担新能源并网发电领域的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面上及青年项目)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发表SCI或EI收录学术论文逾百篇,2024年入选全球前2%顶尖科学家“终身科学影响力”榜单,以第一完成人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、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、IET电力电子最佳论文奖、IEEE电力电子汇刊杰出审稿人奖等。

钱强,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电力工程系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、国家/江苏省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、江苏省输配电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自主科研课题1项,参与多项校企合作横向课题。第一作者发表SCI/EI论文十余篇,担任IEEE系列SCI期刊的审稿人,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、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。

程成,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(合作导师为陈阿莲教授),主要从事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,以第一作者发表IEEE TIE、TEPL等SCI一区top期刊10篇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,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以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获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、《电力系统自动化》期刊“优秀审稿专家”。
重要日期
  • 论文初稿提交截止时间

    ( 2025年6月30日 2025年7月21日 )

  • 工业报告征集截止时间

    ( 2025年7月15日 2025年7月30日 )

  • 专题讲座征集截止时间

    ( 2025年7月15日 2025年7月30日 )

  • 论文录用通知时间

    ( 2025年8月15日 )

  • 论文终稿提交时间

    ( 2025年9月15日 )

  • 报名系统开放时间

    ( 2025年8月16日 )

  • 大会时间

    ( 2025年11月7-10日 )

  • 展览时间

    ( 2025年11月8日-9日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