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届中国电力电子与能量转换大会暨展览会、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
第四届中国电力电子与能量转换大会暨展览会、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
专题讲座
 
 
讲座主题: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构效协同封装技术:关键挑战与多场优化

讲座人:曾正 教授,重庆大学;孙鹏,助理研究员,重庆大学
讲座摘要:
相对于传统硅基功率器件,碳化硅功率器件具有更高的工作频率、变换效率、额定电压,在电动汽车、新能源发电、输变电装备等领域,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。然而,碳化硅功率器件具有更快的开关速度、更高的热流密度、更大的应力应变,现有硅基功率器件的封装技术,难以发挥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效能,亟待封装结构与封装工艺的技术创新。
围绕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新型封装技术,本专题讲座将详细阐述其应用需求、技术现状、关键挑战,以及基于电-热-力多场优化的封装结构-效能协同提升方法。在电磁场优化方面,针对碳化硅功率器件开关速度快、共模干扰大等问题,详细阐述低寄生参数、高绝缘强度的新型封装结构。在温度场优化方面,针对碳化硅功率器件热流密度高、过载能力弱等问题,详细介绍强化换热、近结冷却的新型封装结构。在应力场优化方面,针对碳化硅功率器件应力密度高、应变尺寸大等问题,详细阐述低应变、高可靠的新型封装结构。
综上,本讲座将围绕碳化硅功率器件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难题,针对工业应用和学术研究的关键问题,从封装结构-效能协同提升的角度,基于电-热-力多物理场优化设计方法,系统阐述低寄生参数、高热流密度、低应力应变的新型封装结构,为工业应用和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。
作者简介:
曾正,重庆大学,教授/博导,长期从事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封装测试研究,2014年于浙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,随即加入重庆大学,历任讲师(2014)、副教授(2017)、教授(2022),2018-2019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,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、重庆市杰青、重庆市青拔,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(爱思唯尔)、电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(中国电机工程学会)、第三代半导体卓越创新青年(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联盟)。

孙鹏,重庆大学,助理研究员,长期从事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封装测试研究,2025年于重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,2024-2025年在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开展联合培养研究,入选首届“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”。
重要日期
  • 论文初稿提交截止时间

    ( 2025年6月30日 2025年7月21日 )

  • 工业报告征集截止时间

    ( 2025年7月15日 2025年7月30日 )

  • 专题讲座征集截止时间

    ( 2025年7月15日 2025年7月30日 )

  • 论文录用通知时间

    ( 2025年8月15日 )

  • 论文终稿提交时间

    ( 2025年9月15日 )

  • 报名系统开放时间

    ( 2025年8月16日 )

  • 大会时间

    ( 2025年11月7-10日 )

  • 展览时间

    ( 2025年11月8日-9日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