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届中国电力电子与能量转换大会暨展览会、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
第四届中国电力电子与能量转换大会暨展览会、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
合作伙伴列表
 
华为数字能源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地址:深圳市福田区香蜜湖街道香安社区安托山六路33号安托山总部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大厦A座研发39层01号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电话:0755-74936188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网站:https://digitalpower.huawei.com

企业简介:
  碳中和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和使命,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宣布了碳中和目标。为了更好地助力广大客户达成“碳中和”目标,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(简称“华为数字能源”)致力于融合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,发展清洁能源与能源数字化,推动能源革命,共建绿色美好未来。华为数字能源业务包括智能光伏、智能充电网络、智能电动、数据中心能源、站点能源等。目前在中国、欧洲、亚太等地设立了13个研发中心,拥有全球累计有效授权专利2,810件,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,为全球30多亿人口提供服务。
       华为数字能源发挥数字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这两大领域的优势,将瓦特技术、热技术、储能技术、云与智能化技术等创新融合,聚焦清洁发电、交通电动化、绿色ICT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,携手产业伙伴共同为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贡献力量。
  •  在清洁发电方面,推动打造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,让每一缕阳光转换为更多清洁电力。
  • 在交通电动化方面,定位为动力域和充电网络的解决方案提供商,重新定义电动汽车驾乘、充电体验。比如推出“一秒一公里”的华为超充解决方案,打造高质量、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充电网络,加速绿色出行的普及。
  • 在绿色ICT能源基础设施方面,打造绿色、低碳的数据中心和通信网络,让每一瓦特承载更多算力和联接,让ICT基础设施成为绿色低碳的“数字经济发动机”。截至2025年6月底,华为数字能源助力客户累计生产绿电17,662亿度,节约用电1,124亿度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.9亿吨,相当于种植12亿棵树。

重点产品介绍:
FusionSolar9.0 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光储解决方案
      “FusionSolar9.0”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光储解决方案以真构网、全智能、高质量为核心,实现三大关键突破:从储能构网升级到光储构网,从发电侧构网升级到发输配用全场景构网,从站点的可视可管升级到“端-边-云”的全链路智能化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理。
  •   真构网:短路电流支撑、虚拟惯量支撑、宽频振荡抑制、快速一次调频、分钟级黑启动、无缝并离网切换。因此,无论储能系统处于何种SOC工况、电网环境面临何种SCR水平、7*24h不间断并面向未来能源架构的全时域持续演进,华为FusionSolar9.0解决方案都能为电力系统提供稳定支持,并且支持One Matches All,即一个光储平台灵活应对电网强度变化下的稳定需求,一个平台适配未来多种商业模式,如调峰、调频、惯量等。
  •   全智能:打造行业首个“端-边-云”全链路协同的风光储智能体(FusionSolar Agent),使能电站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,实现电站运维的少人化、无人化,实现电力交易的收益最大化。通过将AI深度融入“规-建-维-营”全流程,实现工程建设的实施与设计误差降低40%、运维效率提升50%、经营收益增加10%以上,助力客户建设更安全、高效、智能的新能源电站,引领行业迈向能源“自动驾驶”新阶段。
  •   高质量:依托体系化、流程化的能力,及端到端的长寿命设计与验证模型,华为数字能源将产品长生命周期的高质量要求分解到设计、测试、验证、应用等的每一个环节。针对安全要求更加严苛的储能系统,在端到端强电安全体系保障下,华为数字能源重新定义储能安全,构建了从电芯、电池包、电池簇、储能箱到电网的五大核心安全设计,层层递进,环环相扣,共同构筑了华为储能的安全防线,致力于为行业树立安全新标杆。
​    新一代智能化站点能源架构Single SitePower
         “Single SitePower”新一代智能化站点能源解决方案架构,首创“能源-无线-电网”三级协同机制,实现源、网、荷、储端到端电力流及信息流双向互动,支持全链路可感可视可管,提升站点能效(SEE指标)、电源可用度(PAV指标)并降低站点碳排放(NCIe指标)。
  •   光储协同:基于华为iSolar绿色站点方案,光伏和锂电系统使能站点能源供给多元化,减少外部能源环境变动导致的宕站风险,同时基于光储协同技术,实现超发的太阳能100%消纳利用,和传统方案对比,提升发电量55%。
  •   电网协同:基于华为iGrid电网自适应技术,实现频繁停电、弱电网情形下基站仍然稳定运行。在非洲,该技术帮助运营商在频繁停电区域,站点电源可用性(PAV)从60%提升至99.9%。
  •  无线协同:华为独创自适应备电技术,实现在同等电池配置下,通信业务备电时长提升100%以上。在欧洲帮助运营商应对突发大面积停电,备电时长从传统的2.5小时到超过7小时备电。
  •   服务协同:管理运维平台融合,并基于AI诊断,实现主动分析、风险预测、故障精准定位、快速归因、能源精准调度,提升网络运维效率和故障恢复速度,提升网络韧性,同时无线与能源统一运维,OPEX降低50%。
​  华为兆瓦超充:充电五分钟,行驶百公里
        通过生态赋能方式,华为协同车企、电池厂商共同解决充电接口协议匹配,定义超充重卡产品,华为兆瓦超充解决方案以“15分钟级”重卡补能,开启全电物流新时代。
        华为兆瓦超充在充电过程中实现“让电量进得去,热量出得来”的极速补能体验,达成业界首个全液冷兆瓦级2400A持续稳定输出解决方案,获得中汽中心向行业首发的兆瓦超充认证;全液冷设计达成极高质量标准,适应物流场景极端环境;在场站部署实践中还可使物流运输效率提升15%,带来极佳收益,让车主“三年省辆车”。还可通过构建分布式微电网,达成“云、控、光、储、充”协同应用,实现电网友好、快速部署并进一步提升收益。

 

 

产品展示: